首页 新闻中心 帮助中心

聚丙烯酰胺水处理凝聚剂

时间:2025-08-06 14:12:16 来源: 浏览|:17次


聚丙烯酰胺水处理凝聚剂

   在水处理中,聚丙烯酰胺(PAM)常被提及为 “絮凝剂”,但有时也会被笼统地归为 “凝聚剂”;要明确 PAM 的角色,需先区分凝聚与絮凝的差异:
凝聚:指水中胶体颗粒因表面电荷被中和,失去稳定性,相互碰撞形成微小聚集体的过程,是 “电荷中和”,多由无机药剂(如PAC、硫酸铝)完成。
絮凝:指微小聚集体通过高分子链的 “架桥” 作用,进一步聚集形成大而密实的絮团的过程,核心是 “颗粒连接”,主要由 PAM 等有机高分子完成;聚丙烯酰胺(PAM)在水处理中;更偏向 “絮凝剂”,“凝聚剂”PAM 是线性高分子化合物,分子链上带有基团(如酰胺基),其核心作用是强化絮凝,而非直接完成凝聚。但在实际应用中,它常与凝聚剂配合,形成 “凝聚 - 絮凝” ,因此有时会被统称为 “凝聚剂”。
PAM 在水处理中的作用机制(与凝聚的关联)
  凝聚后的颗粒连接
   中胶体颗粒经无机凝聚剂中和电荷后,形成大量微小、分散的聚集体(凝聚体),此时PAM的长分子链可通过 “吸附 - 架桥” 作用,将多个微小凝聚体连接起来,形成更大的絮团。这一步是对凝聚过程的 “升级”,让分散的小颗粒变成可快速分离的大絮体。
增强凝聚体的稳定性
   使用无机凝聚剂时,形成的凝聚体可能松散、易破碎,而 PAM 的高分子链可包裹颗粒,增加絮团的机械强度,减少水流冲击导致的分散,间接提升凝聚效果的稳定性。
PAM 作为 “絮凝核心” 的应用场景(需与凝聚剂配合)
市政污水:处理生活污水中的悬浮物(如粪便、有机物颗粒)时,先投加 PAC 中和负电荷(凝聚),再投加阴离子或非离子 PAM,将小絮体连成大团,加速沉淀池澄清。
工业废水:含油废水:先用 PAC 破乳,再用阳离子PAM絮凝,合物聚集成浮渣,通过气浮去除;
印染废水:先加PAC,再用阴离子 PAM 絮凝,降低色度。
污泥脱水:活性污泥经 PAC 调理(凝聚污泥颗粒)后,投加阳离子 PAM,使污泥絮团紧实,减少脱水过程中的。
注意:PAM 无法单独替代 “凝聚剂”
PAM 的分子链不带强电荷(或电荷密度低),无法有效中和胶体颗粒的表面电荷,若单独使用,难以打破胶体稳定性,仅能对已失去稳定性的颗粒进行絮凝。因此,实际处理中需遵循 “先凝聚(无机药剂)、后絮凝(PAM)” 的顺序。
总结

    聚丙烯酰胺(PAM)在水处理中是以絮凝作用为的药剂,其功能是 “连接凝聚后的小颗粒”,而非直接完成凝聚。但因常与凝聚剂协同使用,有时会地称为 “凝聚剂”。理解其 “絮凝核心、辅助凝聚” 的定位,是正确应用 PAM 的关键需搭配无机凝聚剂。

推荐产品

Recommended
more >
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污水选型 新闻中心 合作伙伴 销售网络 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 2005-2021 苏州昊诺工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苏ICP备12053904号-8

技术支持:网站建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