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新闻中心 帮助中心

洗沙污水处理方案

时间:2025-09-30 07:42:38 来源: 浏览|:36次


洗沙污水处理方案

一、方案设计依据与目标
  调节污水 pH 值至中性范围,降低污水腐蚀性;实现污水的达标排放或部分回用,提高水资源利用率,减少对环境的污染。
二、洗沙污水水质特点
洗沙污水主要来源于洗沙生产过程中砂石的清洗,具有以下特点:
悬浮物含量高,主要为泥沙颗粒,粒径分布较广,从细小的黏土颗粒到较大的砂粒均有;污水 pH 值通常呈弱碱性或弱酸性,具体取决于洗沙所用砂石的成分及是否添加化学药剂。
污染物成分相对简单,主要为无机固体杂质,有机污染物含量较低。
污水排放量不稳定,随洗沙生产负荷的变化而波动。
三、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与流程
(一)工艺选择
结合洗沙污水水质特点及处理目标,本次采用 “预处理 + 混凝沉淀 + 过滤 + (如需回用)” 的处理工艺。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、操作简单、运行成本低等优点,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调节水质。
(二)工艺流程
预处理环节
格栅:在污水进入处理系统的前端设置格栅,格栅间距,用于污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和块状杂质,如树枝、塑料碎片、较大砂石颗粒等,防止后续设备堵塞。格栅截留的杂质定期人工清理或采用机械清渣方式清理。
沉砂池:污水经过格栅后进入沉砂池,沉砂池采用平流式沉砂池,有效水深 ,停留时间。利用重力作用,使污水中的砂粒等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沉降下来,减少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。沉砂池底部的沉砂定期通过排砂泵排出,进行脱水处理后可作为建筑用砂回收利用或外运处置。
混凝沉淀环节
混凝反应池:经过预处理的污水进入混凝反应池,向池中投加混凝剂(如聚合氯化铝 PAC)和助凝剂(如聚丙烯酰胺 PAM)。混凝剂投加量根据污水中悬浮物浓度确定。通过搅拌装置使药剂与污水充分混合,形成微小的絮体。
沉淀池:混凝反应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,沉淀池采用斜管沉淀池,斜管长度,表面负荷。在斜管的作用下,絮体快速沉降,实现固液分离。沉淀池上部的上清液进入后续过滤环节,底部的污泥定期通过排泥泵排入污泥浓缩池。

过滤环节
  沉淀池上清液进入石英砂过滤器,过滤器内填充粒径为的石英砂滤料,滤层厚度,过滤速度。通过石英砂滤料的截留、吸附作用,进一步去除污水中残留的细小悬浮物和絮体,使出水水质更加稳定。过滤器运行一段时间后,当滤层阻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,需进行反冲洗,反冲洗水可回流至预处理环节重新处理。
  若处理后的污水需回用,则需在过滤。
四、主要处理设备选
 污水中较大漂浮物和块状杂质?
平流式沉砂池
去除污水中砂粒等密度较大固体颗粒
混凝反应
实现药剂与污水充分混合,形成絮体
进一步去除污水中残留细小悬物
五、运行管理与维护
(一)运行管理
水质监测:定期对污水处理系统的进水、处理单元出水及出水水质进行监测,监测指标包括 SS、pH 值(化学需氧量)等,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药剂投加量、设备运行参数等,确保出水水质达标。
药剂投加管理: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控制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投加量,定期检查药剂储存情况,及时补充药剂,确保药剂供应充足。同时,注意药剂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,防止药剂失效。
运行记录:建立完善的运行记录制度,详细记录污水处理系统的进水水量、水质指标、药剂投加量、设备运行参数、出水水质等信息,为后续工艺优化和设备维护提供依据。
(二)设备维护
日常维护:每日对格栅、沉砂池、混凝反应池、沉淀池、过滤器等设备进行外观检查,清理设备表面的杂物和污垢。检查搅拌装置、水泵、阀门等设备的运行情况,确保设备运转正常、无泄漏。
定期维护
每周对格栅进行彻底清理,检查格栅片是否变形、损坏,如有问题及时更换。
每月对沉砂池、沉淀池进行排泥处理,检查排泥管道和阀门是否畅通,清理池内积泥。
注意事项
  污水处理系统建成后,需进行试运行,在试运行期间逐步调整工艺参数,确保设备运行正常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后,方可正式投入运行。
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,熟悉污水处理工艺原理、设备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,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。

推荐产品

Recommended
more >
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污水选型 新闻中心 合作伙伴 销售网络 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 2005-2021 苏州昊诺工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苏ICP备12053904号-8

技术支持:网站建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