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5-09-30 07:42:38 来源: 浏览|:36次
洗沙污水处理方案
一、方案设计依据与目标
调节污水 pH 值至中性范围,降低污水腐蚀性;实现污水的达标排放或部分回用,提高水资源利用率,减少对环境的污染。
二、洗沙污水水质特点
洗沙污水主要来源于洗沙生产过程中砂石的清洗,具有以下特点:
悬浮物含量高,主要为泥沙颗粒,粒径分布较广,从细小的黏土颗粒到较大的砂粒均有;污水 pH 值通常呈弱碱性或弱酸性,具体取决于洗沙所用砂石的成分及是否添加化学药剂。
污染物成分相对简单,主要为无机固体杂质,有机污染物含量较低。
污水排放量不稳定,随洗沙生产负荷的变化而波动。
三、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与流程
(一)工艺选择
结合洗沙污水水质特点及处理目标,本次采用 “预处理 + 混凝沉淀 + 过滤 + (如需回用)” 的处理工艺。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、操作简单、运行成本低等优点,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调节水质。
(二)工艺流程
预处理环节
格栅:在污水进入处理系统的前端设置格栅,格栅间距,用于污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和块状杂质,如树枝、塑料碎片、较大砂石颗粒等,防止后续设备堵塞。格栅截留的杂质定期人工清理或采用机械清渣方式清理。
沉砂池:污水经过格栅后进入沉砂池,沉砂池采用平流式沉砂池,有效水深 ,停留时间。利用重力作用,使污水中的砂粒等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沉降下来,减少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。沉砂池底部的沉砂定期通过排砂泵排出,进行脱水处理后可作为建筑用砂回收利用或外运处置。
混凝沉淀环节
混凝反应池:经过预处理的污水进入混凝反应池,向池中投加混凝剂(如聚合氯化铝 PAC)和助凝剂(如聚丙烯酰胺 PAM)。混凝剂投加量根据污水中悬浮物浓度确定。通过搅拌装置使药剂与污水充分混合,形成微小的絮体。
沉淀池:混凝反应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,沉淀池采用斜管沉淀池,斜管长度,表面负荷。在斜管的作用下,絮体快速沉降,实现固液分离。沉淀池上部的上清液进入后续过滤环节,底部的污泥定期通过排泥泵排入污泥浓缩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