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丙烯酰胺使用泥浆污水
时间:2025-07-31 15:37:19
来源:
浏览|:59次
聚丙烯酰胺使用泥浆污水
在泥浆污水处理中,聚丙烯酰胺(PAM)是絮凝剂,其作用是通过 “吸附架桥” 将细小泥浆颗粒(主要是泥沙等无机颗粒)凝聚成大絮体,加速沉降或过滤分离;由于泥浆污水(如洗沙、矿山、建筑泥浆)的悬浮物浓度高、颗粒带负电且分散性强,需结合其特性针对性使用,具体方法如下:
一、选型:优先阴离子 PAM
泥浆污水中的主要成分是泥沙、矿粉等无机颗粒,这类颗粒表面通常带负电荷,且粒径细,分散性强;因此,需选择阴离子 PAM(可搭配非离子 PAM 辅助),原因是:阴离子 PAM 的分子链带负电荷,能通过 “电荷中和” 抵消部分颗粒负电,同时其长分子链可跨接多个颗粒,形成 “絮体网络”,加速凝聚;分子量需匹配泥浆浓度:高浓度泥浆(如洗沙泥浆)分子量(分子链长,架桥能力强,抗剪切);中低浓度泥浆(如建筑打桩泥浆)。
二、处理流程:混凝 + 絮凝 “两步法”(关键)
泥浆污水颗粒细、稳定性高,直接投加 PAM 效果差,需先通过无机混凝剂破坏颗粒稳定性,再用 PAM 絮凝,流程如下:
1. 预处理(可选)
若泥浆含大块杂质(如碎石、纤维),先通过格栅、沉淀池预处理,去除大颗粒,避免堵塞后续设备;若泥浆浓度过高,可先加水稀释(浓度会导致 PAM 用量激增,且混合不均)。
2. 混凝阶段(加无机混凝剂)
投加PAC(聚合氯化铝),目的是压缩泥浆颗粒的双电层,使颗粒失去稳定性,形成微小 “矾花”。
用量:根据泥浆浊度调整;
操作:将混凝剂溶解成溶液,在搅拌池中快速投加,搅拌,至出现微小矾花。
3. 絮凝阶段(加阴离子 PAM)
混凝后,投加阴离子PAM溶液,使微小矾花通过“架桥” 凝聚成大絮体。
溶解浓度高浓度泥浆可提高;
投加量:通过小试确定,常规为(每吨泥浆);
操作:在低转速搅拌池中投加,搅拌,至絮体粗大、沉降迅速。
4. 分离阶段
絮凝后的泥浆进入沉淀池:大絮体快速沉降,底部污泥可进一步脱水(如板框压滤机);
若用压滤机:需确保絮体强度足够(抗剪切),避免压滤时絮体破碎导致滤液浑浊(可通过提高 PAM 分子量增强絮体强度)。
三、关键操作参数(影响效果的核心)
1. 溶解细节;用清水(避免含泥沙、盐分),水温(低温溶解慢,不 60℃);
搅拌:溶解时转速(缓慢撒入 PAM,避免结块),搅拌 溶解(溶液呈透明粘稠状);
时效:溶解(过时间会降解,粘度下降)。
2. 投加控制
投加点:混凝剂在前端搅拌池投加,PAM 在后端低转速搅拌池投加确保混凝充分);
禁止过量:PAM 过量会导致颗粒表面被包裹,反而分散(上清液浑浊),需严格按小试用量投加。
3. 环境条件
pH 值:控制在(泥浆多为中性偏碱性);
温度:常温(<5℃时絮凝速度减慢,可适当提高 PAM 用量)。
四、常见问题及解决(实经验)
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方法
絮体小、沉降慢 PAM 分子量太低;混凝剂不足;搅拌不充 PAM;增加混凝剂用量;提高搅
上清液浑浊,有细颗粒选型错误(用了阳离子 PAM);PAM 用量不足阴离子 PAM;小试调整用量至絮体清晰絮体易碎,压滤滤液浑PAM 分子量不够;搅拌转速过高换更高分子量 PAM;降低絮凝阶段搅拌转速溶解后有结块 投加时未缓慢撒入;搅拌速度不够溶解时边搅拌边缓慢撒料;提高溶解转速。
五、典型场景示例(洗沙泥浆处理)
某洗沙场泥浆处理步骤:
泥浆泵入调节池,加水稀释至含沙量;
投加 PAC 溶液,用量,快速搅拌,出现微小矾花;
投加阴离子 PAM 溶液,用量,低速搅拌,形成直径的大絮体;
进入沉淀池,后上清液清澈,底部污泥含水率降,可直接外运或压滤。
总结:泥浆污水处理的核心是 “阴离子 PAM + 无机混凝剂” 联用,通过控制选型、溶解确保絮体粗大、沉降快,既能降低药剂成本,又能提高固液分离效率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