矿井污水沉淀聚丙烯酰胺
时间:2025-09-02 15:24:05
来源:
浏览|:34次
矿井污水沉淀聚丙烯酰胺
在矿井污水处理中,聚丙烯酰胺(PAM) 絮凝剂常用,主要用于解决污水中悬浮物(如煤泥、岩粉、泥沙等)难以自然沉降的问题,通过吸附、架桥作用加速固液分离,提升沉淀效率和出水水质。以下从作用原理、选型、应用流程、注意事项及优势等方面,解析其在矿井污水沉淀中的应用。
一、作用:为何矿井污水沉淀需要 PAM
矿井污水(尤其是采煤废水、洗煤废水)的特点是悬浮物含量高(SS 通)、颗粒细、稳定性强—— 这类颗粒因表面带负电荷,相互排斥难以聚集,自然沉降需数小时甚至数天,效率低。
PAM的作用正是打破这种稳定性,具体原理:
吸附:PAM 分子链上的基团(如酰胺基 - CO-NH)可与污水中悬浮物颗粒表面的电荷位点结合,实现 “分子 - 颗粒” 吸附;
架桥:PAM 的长分子链(分子量通常高)可同时吸附多个悬浮物颗粒,形成 “颗粒 - PAM - 颗粒” 的絮团骨架;
絮凝沉降:絮团逐渐聚集变大,重力大于水的浮力,快速下沉至沉淀池底部,实现固液分离。
二、关键选型:不同类型PAM的适用场景
PAM 按离子型可分为阴离子型(APAM)、阳离子型(CPAM)、非离子型(NPAM) ,矿井污水沉淀中需根据污水性质精准选型,选错会导致絮凝失效或成本浪费。
阴离子型(APAM) 分子带负电荷 1. 采煤废水、井下涌水(悬浮物以煤泥、岩粉为主,污水呈中性;
2. 洗煤废水(不含大量有机污染物,SS 高) 1. 对无机悬浮物絮凝效果好;
2. 价格较低,性价比高;
3. 耐碱、耐盐性较强 不适用于酸性污水或高有机物污水
阳离子型(CPAM) 分子带正电荷1. 含乳化油、矿井污水(如洗煤厂后期废水,有机物带负电,需正电荷中和);
2. 生物处理后的矿井污水(活性污泥需阳离子捕捉) 1. 可中和有机污染物的负电荷,同时絮凝悬浮物;
2. 絮团紧密,脱水性能好(便于后续污泥处理)价格较高,中性 / 弱酸性污水中效果更优
非离子型(NPAM) 分子不带电荷 1. 酸性矿井污水(pH<4,阴离子 PAM 易被酸破坏);
2. 矿井污水(离子干扰强,非离子型抗干扰性好) 1. 耐酸、耐盐性;
2. 对复杂成分污水适应性强 絮凝速度较慢,需搭配助凝剂
三、应用流程:从溶解到沉淀的关键步骤
矿井污水沉淀中,PAM的使用需严格控制浓度、投加顺序和搅拌条件,否则易出现 “絮凝效果差” 或 “污泥含水率高” 的问题,具体流程如下:
1. 溶解配置
溶解介质:须用清水(如井水、处理后回用水) ,不可用矿井原污水;
浓度控制:阴离子 PAM 浓度为 0.05%-0.3%,(因阳离子分子量略低,需稍高浓度);
溶解方式:
先在溶解罐中加入的清水,开启搅拌避免高速剪切破坏分子链;
缓慢将 PAM 粉末撒入水中(均匀撒布,不可一次性倾倒,防止结块);
,继续搅拌 40分钟左右,直至 PAM 溶解(溶液呈透明粘稠状,无肉眼可见颗粒)。
2. 投加与混合(关键:与污水充分接触)
投加位置:通常分 “前投加” 和 “后投加”:
前投加:在沉淀池前的管道混合器或反应池中投加,搭配聚合氯化铝(PAC) 使用(PAC 先中和悬浮物电荷,PAM 再架桥;
后投加:若污水已进入沉淀池,可在池入口处通过喷淋方式投加,确保 PAM溶液与污水快速混合;
投加量:根据污水 SS 浓度调整;
3. 沉淀分离(目标:固液快速分离)
沉淀池类型:通常搭配斜管沉淀池或辐流式沉淀池(表面积大,利于絮团沉降);
沉降时间:投加 PAM后,絮团通沉降,出水SS降低。
污泥处理:沉降后的污泥(含煤泥)可通过压滤机脱水。
四、注意事项:避免常见问题的关键要点
五、应用优势:相比絮凝剂的价值
与硫酸铝、氯化铁无机絮凝剂相比,PAM在矿井污水沉淀中优势显著:
效率更高:沉降速度提升。
出水更好:可将出水 SS 控制,满足回用于井下洒水、洗煤的要求;
污泥更易处理:形成的絮团紧密,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低,减少污泥堆放占地。
综上,聚丙烯酰胺在矿井污水沉淀中是的关键药剂,但需结合污水性质精准选型、规范操作,才能化其絮凝效果,助力矿井实现 “循环利用” 的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