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新闻中心 常见问题

聚丙烯酰胺凝聚剂水处理絮凝剂

时间:2025-09-03 09:04:05 来源: 浏览|:76次


聚丙烯酰胺凝聚剂水处理絮凝剂

   聚丙烯酰胺(PAM)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,在水处理中既是常用的凝聚剂,也是重要的絮凝剂,其作用机制和应用场景因类型、分子量等不同而有所差异。以下从基本概念、分类、作用原理、应用场景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:
一、聚丙烯酰胺(PAM)的基本特性
结构:由丙烯酰胺单体聚合而成,分子链上带有酰胺基(-CONH),可通过改性引入离子基团,形成不同类型的产品。
水溶性:易溶于水,形成具有一定黏度的溶液,其黏度与分子量、浓度正相关,分子量越高,相同浓度下黏度越大。
二、聚丙烯酰胺的分类(按离子特性)
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(NPAM)
分子链上不带离子基团,主要通过分子间的吸附、架桥作用发挥絮凝效果。适用于处理酸性或中性废水,尤其对含无机质较多的悬浮液效果较好。
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(APAM)
  分子链上带有负电荷基团,适用于处理带正电荷的悬浮颗粒(如金属氧化物、黏土等);在高浊度、碱性或中性废水处理中应用广泛,如洗煤废水、选矿废水、钢铁废水等。
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(CPAM)
   分子链上带有正电荷基团(如季铵基),对带负电荷的悬浮颗粒(如有机胶体、污泥等)絮凝效果显著;常用于市政污水处理、污泥脱水、造纸废水处理等场景,尤其在污泥脱水环节能有效降低污泥含水率。
    同时带有正、负电荷基团,适用范围广,对复杂水质处理效果优于单一离子型产品,但成本较高,应用相对较少。
三、PAM 作为凝聚剂与絮凝剂的作用原理
凝聚作用
当 PAM 用于凝聚时,主要通过电荷中和效应实现:PAM 分子上的离子基团与水中悬浮颗粒表面的相反电荷相互吸引,降低颗粒表面的电位,使颗粒失去稳定性,从分散状态聚集为微小 “絮团”(初级粒子)。
此过程更依赖 PAM 的电荷特性,低分子量的离子型 PAM 常作为凝聚剂使用,快速打破颗粒的分散状态。
絮凝作用
絮凝是在凝聚基础上的进一步作用:PAM 的高分子长链可通过 “架桥” 效应,将多个微小絮团连接在一起,形成更大、更紧密的 “絮凝体”,这些絮凝体沉降速度快,易通过沉淀或过滤去除。
此过程更依赖 PAM 的分子量,高分子量的 PAM(无论离子型)因分子链更长,架桥能力更强,是主要的絮凝剂类型。
四、在水处理中的典型应用场景
常用类型 作用效果
市政污水处理 阳离子型(CPAM) 用于污泥脱水,使污泥形成大絮体,降低含水率,便于后续处理。
工业废水处理 阴离子型(APAM) 处理洗煤、选矿、印染等废水,去除悬浮颗粒、胶体,降低浊度。

五、使用注意事项
溶解方法
需用清水(避免用污水)溶解,溶解时应缓慢搅拌,防止分子链断裂;水温建议,避免高温或低温影响溶解速度。
浓度一般控制在 0.05%-0.5%(质量分数),浓度过高易形成凝胶,难以投加。
投加量控制
投加量需通过试验确定,过量投加可能导致水体黏度增加,反而影响絮凝效果(如出现 “胶体保护” 现象),同时增加处理成本。
水质适配性
根据废水的 pH 值、悬浮颗粒电荷、浓度等选择合适类型的 PAM:酸性废水优先选非离子或阳离子型,碱性废水优先选阴离子型;有机污染物为主选阳离子型,无机颗粒为主选阴离子型。
六、延伸信息
与其他药剂的配合使用:在复杂废水处理中,PAM 常与无机絮凝剂(如聚合氯化铝、硫酸亚铁)配合使用,先通过无机药剂中和电荷、压缩双电层,再用 PAM 架桥形成大絮体,提高处理效率。

   总之,聚丙烯酰胺作为水处理中的药剂,其选择和使用需结合具体水质、处理目标及工艺条件,通过科学试验确定方案,以实现经济的水处理效果。


推荐产品

Recommended
more >
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污水选型 新闻中心 合作伙伴 销售网络 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 2005-2021 苏州昊诺工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苏ICP备12053904号-8

技术支持:网站建设